电波科学学报

“电波”的魅力为何穿透时空(品味红色经典( 

来源:电波科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195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海报。

图分别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晨光曲”群舞、李侠与兰芬双人舞。

核心阅读

我看过孙道临先生主演的不少电影,但每每想起他,首先浮现的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形象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也要善于创新形式、融入当代表达

从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红色电波中潜藏的“精神密码”从未改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1990年秋季的一天,我骑着自行车经过上海淮海中路武康大楼附近,看到前面有位穿米色风衣的长者徐步前行,头发稀疏花白,背影清癯挺拔。我赶紧跳下车,叫了声“老师”。长者回头,我才发现认错了人。他不是我的老师陈西汀先生,而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我赶忙改口,恭敬地说道:“您好,孙道临先生。”他微笑着冲我点了点头。

多少年过去了,那个谦和的笑容,仍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中。我看过孙道临先生主演的不少电影,但每每想起他,首先浮现的还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形象。

永不磨灭的信仰,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同频激荡

1938年,李白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报务员之一,从延安被派到日寇侵占的上海,负责中共上海组织与中共中央的秘密联络工作。他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献出了宝贵生命。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李白烈士为原型,拍摄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与同时期同类影片相比,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艺术上更显成熟。人物塑造鲜活可感,情节发展充满张力,剪辑颇有创意,通过上海和延安之间的电波呼应形成镜头蒙太奇。导演没有用特殊拍摄视角渲染惊险场面,也没有刻意加快叙事节奏制造紧张氛围,从而避免“戏”掩盖了角色的性格塑造。

影片刻画出的有血有肉、生动可感的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我生于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末。虽没亲历那个时期,但电影的真情实感实实在在地打动着我。

尤其吸引我的,是电影中的两个角色。一个是孙道临饰演的共产党员李侠,亲切、朴实、令人敬仰,雷霆霹雳于前毫不动容。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镇定从容,始终是那句斩钉截铁的回答:“没有什么可讲的!”影片最后,他在被捕前发出最后一封电报:“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永不磨灭的信仰,与永不消逝的电波同频激荡。另一个吸引我的,是王心刚饰演的姚苇。我从小看王心刚演的都是正面形象,唯独在这部影片中演了反面角色。面对日本侵略者,姚苇和李侠形成了鲜明对比,一个卑躬屈膝、贪生怕死,一个则宁死不屈、钢铁意志。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坚定的革命信仰转化成可亲可感的日常生活、朴素情感。李侠一家的日常,他们与弄堂邻里的相处细节,无不流淌着浓浓烟火气。当观众看到相濡以沫的爱人为革命而坚持,志同道合的战友为信仰而牺牲,观众的心灵会共振,情感会共鸣,进而发自内心地敬仰这些革命前辈。后来,在我将这部电影改编成舞剧剧本设置生活场景时,这些创作经验,都对我有很大启示。

改编经典作品,既要一脉相承,也要融入当代表达

2018年,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首映60周年,上海歌舞团邀请我创作《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剧剧本。一甲子后,“电波”如何穿透时空,打动今天的观众?

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经典文艺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要对作品的主题内容、精神内涵一脉相承,也要善于创新艺术形式、融入当代表达。要以当下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传播手段,让当下的年轻人无障碍地接受。唯有如此,经典才会在不断的诠释演绎中永葆生命力。

随着对经典电影的反复回看和对历史资料的深入研读,一组数字对比触动了我。故事原型李白烈士于1937年10月来到上海从事我党地下工作,于1949年5月7日牺牲,距离上海解放仅剩20天。潜伏12年,却牺牲在黎明前的黑夜。12年与20天,多么令人扼腕痛惜的对比!李白烈士被捕前最后发出的电报内容是国民党军江防部署计划,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上海至关重要。今天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与他的牺牲息息相关,李白等革命先烈却再也没机会看到。

上一篇:让冬奥电波安全有序运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