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科学学报》
文艺党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精神密码”向观众开放。 制图:冯晓瑜
“最后那场戏里,舞台上的26块背景板像牢笼一般,把李侠束缚在中间。没有一个舞蹈动作,只是坐在桌前,他坚定地连续摁下发报机电键——王佳俊的表演不露锋芒,浩然正气磅礴而出。在‘嘀嘀嘀'的电报声中,两个时代的青年形象仿佛重合了。”回眸演出了220多场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朱洁静说到情深处不禁热泪盈眶。
昨天,“探寻申城舞台红色密码”主题展在上海大剧院揭幕,“电波”主创代表带来了文艺党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精神密码”,剖析优秀文艺作品里蕴藏的红色基因。这部作品的创排过程也深刻影响着、激励着主创们,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李侠”扮演者王佳俊等青年演员在巡演路上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
因同龄而引发共鸣,当代青年走进英雄的精神世界
“当先烈担负起历史使命时,他们是与我同龄的年轻人——这份因同龄而引发的共鸣,使我走进了英雄的精神世界。”朱洁静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上海解放前夕英勇牺牲的中国共产党情报人员李白等烈士为创作原型,是一部“80后关注上世纪的同龄人,通过创作演出感染当下青年”的作品。主创团队和上海歌舞团演职员队伍是一群年轻的80后、90后,他们一次次查阅革命先辈们珍贵的历史资料、赴上海红色教育场馆采风。革命先辈们的崇高信仰、坚定信念和无畏牺牲,深深感染了他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让我看到了青年演员的思想境界,他们在台上演着英雄的角色,在心里装着英雄的精神。”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认为,排演红色舞剧不断激发着青年的成长。从排练厅到舞台,他们反复构思,精雕细琢,执着付出。最终舞台呈现传递的信仰、信念以及牺牲精神,深深地感染享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每一个人。
“当我戴上‘李侠'的那副眼镜,身体随着熟悉的音乐而舞动,那种澎湃的情绪不需要刻意演绎,自然而然就涌了上来。”在搭档眼中,王佳俊的表演堪称被李侠“附体”;而王佳俊最清楚,自己从这个角色中汲取了多么深厚的精神力量。“英雄也是从平凡中走来的,他们付出生命是为了守护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幸福。”在角色的感召下,他无数次被英雄的信仰所打动,又用真挚的表演感染了无数的观众;更作出了个人艺术生涯中的重大决定——递交入党申请书。
演出、党课、展览、文创集结,深度挖掘红色舞台资源
明晚至4月11日,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上海大剧院再度登台,连演四场。自诞生之日起,这台上海出品的艺术精品一直是演出市场的 “香饽饽”,今年新一轮巡演将超过110场,7月1日还将赴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自《永不消逝的电波》开始,上海大剧院“红星照耀”系列将集结一批红色主题文艺演出,涵盖歌剧、芭蕾、民乐、话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上海歌剧院民族歌剧《江姐》于4月3日拉开了系列展演的序幕,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近日将再度登台。紧随其后,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上海芭蕾舞团原创芭蕾舞剧《宝塔山》、上海民族乐团音乐会《国乐咏中华》等都将逐一献演。
“2021年,上海大剧院不仅舞台上有精彩的红色文艺演出,还将推出‘庆祝建党百年系列展演',让市民通过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对百年历史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透露,2021年剧院将推出融红色演出、主题展览、文创产品、文艺党课于一体的“红色套餐”,向公众展示舞台经典的时代价值,让革命薪火在青少年手中传递。
围绕红色主题创作演出,上海大剧院深度挖掘红色舞台资源,融合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多元艺术形式,形成富有教育意义、凸显文艺特色、深受党员喜爱的“文艺党课”,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文化资源,做强擦亮文艺党课党建品牌。首期文艺党课——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精神密码”,面向观众开放,预约名额在5分钟内就被观众抢空。
昨天揭幕的“探寻申城舞台红色密码”主题展览,以上海演出舞台上演的红色剧目为切入点,由舞台作品观照历史时代,为观众详细解读剧目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展览通过“初心”和“使命”两大板块,弘扬上海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荣传统,传承文艺创作的红色基因,培育红色题材的观众基础。昨起,该主题展在位于上海大剧院一楼的A+艺术空间展厅常设展出。
上一篇:秒光!上海大剧院首个文艺党课“电波”开课,
下一篇:没有了